您好,欢迎来到上海家教总动员![请登录] [免费注册]
 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资料分享 > 家长课堂 > 正文

学生雇人开家长会 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

发表日期:2013-2-6 作者:上海家教总动员 电话:170-3114-3070
学期末的家长会你去参加了吗?开完家长会回到家,你和孩子之间有怎样的沟通?家长会牵系着老师、家长和学生,却常常成为了孩子的梦魇,家长的焦虑源。也许,调整一下老师、家长、学生三者的角色责任,事情会变得不一样。

  【事件回放】

  学校举行期末家长会的日子,在校门外等待父母的八年级学生韩芮(化名)告诉记者:“爸爸去开家长会,我心里却像揣着个小兔子,不知道老师会在这次家长会上告个状还是表扬一下。”有学生告诉记者,怕老师谈学习成绩,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男生称,他曾让人代开过家长会,雇人代开家长会的多为学习成绩差、纪律差,甚至是经常打架斗殴的学生。“雇用的大部分是摩的司机或者农民工,价钱可以商量,一般一小时二三十元,有时得六七十元。”

  “价格比较合理,我们也能接受,最重要的是不用听父母没完没了的批评。”榆林市第一中学高二年级的高军(化名)说,他们班上很多同学都找人代开家长会,常常把老师都弄得无可奈何。
  “去学校干什么”老师、家长和学生有着不同的理解

  孩子为什么愿意冒着被发现、被批评指责的风险雇人开家长会?在廖丽娟看来,这中间存在着很多偏见和误区,曾在学校任教的她表示,很多学校精心安排家长会,是想让老师、家长一起学习和分享教育孩子的理念、经验。但是,学校生活在我们的文化里,似乎只包括学科学习,并没有更多强调那是一种生活状态。换而言之,孩子去学校就是为了学习本领,于是,老师需要向家长汇报孩子在学校里面的学习成绩——那是学习本领的外在表现。家长去开家长会也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,因为他们认为去学校就是学习。这是大多数老师和家长之间约定俗成的概念。因着这份约定俗成,他们之间很容易形成双方都比较接纳的模式。而这个模式通常和学生理解的学习有很远的距离。

  廖丽娟曾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做过调查,对于“去学校是干什么的”,大部分学生的答案和学习有关系,但是往往更多是学习生活。有学生说,是去和同学玩;有人说是为了减少一个人呆着无聊;有人说是为了看看有什么好玩的事情;有人说这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啊……

  从这些答案中,我们很容易发现,老师、家长、学生三者之间,往往是老师和家长之间容易达成一致,却与学生的想法相去甚远。这会让学生觉得,家长会只是管着他们的成年人串通一气来压制他们,和学生自己关心的话题没多大关系。由此,他们雇人参加家长会,或者请家里最少发言权的家长,比如爷爷、奶奶、外公、外婆去参加家长会,也就变得好理解了——反正,尽量不是那个容易和老师达成一致的人就好。

  “见家长”成了孩子的梦魇往往是成人吓唬的结果

  “见家长”是很多孩子心中的梦魇。之所以会这样,往往是成人吓唬的结果。生活中,我们不难听到很多家长对孩子说:“你不好好表现,当心我明天打电话去告诉你老师。”也常会听到很多老师对学生说:“你再继续这样,下次就把你家长叫到学校来了。”廖丽娟坦言:“我了解到的情况是,老师和家长之间真的不只是告状,也真的不是在讨伐孩子,但是不知道为什么,却给孩子制造了一种烟雾弹。这使得孩子谈‘见家长’和‘家长会’色变。就好比很多家长当孩子不听话时就会说:‘你不好好吃饭,到时候生病了,就让医生给你打针。’最冤枉的是医生,明明是和家长一起来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角色,却莫名其妙地变成了一个恐怖角色。难怪很多孩子还没有到医院,已经吓得嚎啕大哭。”

  如何改变孩子的这种几乎带有标签性的恐惧心理?廖丽娟认为,只需要改变对孩子的暗示,吃饭就说吃饭的事情,别把医生提出来;做作业就说做作业的事情,别动不动就说告诉老师……“家长如果有事情要和老师联系,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这事情,并且征求孩子的意见——说哪些不说哪些。孩子有权知道自己成长中的很多事情要怎样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面对。”

  批评孩子用正向的角度更有效

  在和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、沟通一些事情的时候,家长应该先处理好一些自己的情绪。作为一位母亲,廖丽娟分享了自己的方式:“比如我通常采用的做法就是,难过就对着先生哭一通,把这部分情绪处理掉,平和下来,再思考如何与孩子沟通,选择哪些进行沟通,哪些直接过滤掉,还有就是怎样进行沟通。”

  孩子难免会有一些错误,当家长需要帮助孩子调整某些行为的时候,廖丽娟提醒说,家长千万要记住,你批评的对象是需要调整的具体的行为,而不是这个人。她甚至鼓励尽可能地正向批评。廖丽娟还举出具体的例子,比如“你这个人,怎么总是算错题目,一点都不仔细!”这是批评整个人,往往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,或者让孩子感受到消极暗示。但家长如果对孩子说:“你不是一直都蛮细心的嘛,上次那么繁琐的题目你都算得很仔细,这次怎么回事,这几道题目是怎么了?看样子你需要好好注意了。”一方面表达了对孩子细心这个稳定的特质的正向保护,同时也指出了具体需调整的部分,表达了自己的要求和期待。

  全能家长和老师让孩子失去成长的责任和动力

  家长当然需要和老师有沟通。但是在关注的内容上,应该更多地涉及孩子的学校生活——包括考试、作业、运动、娱乐、人际关系、心理感受、困惑,以及其他孩子感兴趣的话题,而不只是聚焦在学科学习的部分。

  家长、老师、学生三者之间常常还存在着角色责任的困扰。老师希望家长更懂教育,家长希望老师像家长,老师和家长的不断全能化,使得最需要面对自己成长责任的孩子似乎没有了责任和关系。廖丽娟指出,三者之间核心的角色是孩子,要不断地担当更多责任的是孩子,家长和老师则是陪伴和提供一定引领的角色。而如今的现实情况往往是老师和家长不断地变得全能和全责,导致各自都疲惫不堪,最后互相推诿指责,或者强强联手,失去成长责任和动力的则是孩子。

  如果遇到问题和困难,家长和老师能让孩子成为解决问题的中坚力量,告诉他,你可以选择向老师、家长或者同伴求助,家长和老师不拒绝、不指责,也不过度参与,各自把握好尺度,相信初、高中的孩子,能感觉到在这三者关系里面自己的掌控感,这会让他们更积极主动地面对自己的学习生活。